2012-03-30

樹梅坑溪環境踏查走讀


20120318

今天中山社大陳建志老師和淡水社大林柏昌老師帶領大家踏查樹梅坑溪,我們從下游步行到中游的妙覺寺,認識樹梅坑溪的生態環境、農業、污染與地景。

前面就是淡水河了,我們遇到幾艘舢舨的主人,他說因為污染嚴重,漁獲量很稀少,大部分都是自己食用。




我們沿著棧道往中游的方向前進,與些許正在運動的人擦身而過。鑽過捷運底下的涵洞來到車水馬龍的民權路,對於想要到河岸的人來說,不方便又危險。


過了馬路便來到了竹圍橋,站在橋上看樹梅坑溪,比較像是一條大水溝。建志老師說這條主流的水量照理說應該會比較大,但是沒有下雨的時候,反而是生活廢水的支流水量較大。同行的一位先生回憶,在興建捷運淡水線前,也就是還是台鐵北淡線時,竹圍橋曾是現在樣子的三倍長。隨著都市發展被縮改成現在的長度,所以每次雨水量較大的時候,下游的涵洞就會積水,對附近的居民造成不便。

建志老師帶著大家走到馬偕醫院旁的滯洪池,都市裡鋪設的水泥和柏油這種不透水的環境,阻擋了水的下滲,只能透過水溝排水;一旦下大雨,水溝無法承載這麼大的水量,滯洪池的作用就是將部份雨水暫時留在池內,避免雨水大量流出釀成災禍。但是建志老師提醒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最好是建造透水的環境,讓地面能夠呼吸。

再往上走,我們沒有看到樹梅坑溪,原來它從這條人行道底下流過。當初因為這條溪的臭氣,人們決定把它蓋起來,小孩才能在這裡玩耍,老人才能在樹蔭下聊天散步。如何在河流的整治和民眾的期望之間取得平衡,是需要人們的深慮和討論。建志老師告訴我們人行道的右手邊有一些青苧麻,在沒有塑膠的時代,人們是用有韌度的樹皮製作繩子、衣服等等。以前,苧麻左右了人們的生活;現在,人們視之如野草。以前,樹梅坑溪孕育了竹圍地區;現在,竹圍視它為一條臭水溝。

經過福德宮時,眼尖的同行成員在門上看到一隻不明生物,大家好奇地圍著它拍照。柏昌老師說這是避債蛾,在路邊的行道樹或是庭園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我們的身邊無時無刻都有大自然的存在,等待人們放慢速度去發掘。

一路上會看到家庭生活廢水經由水管直接排放到樹梅坑溪,養殖場的廢水也是注入到溪裡,造成溪水呈現不正常的顏色,發出惡臭。


離開擁擠的社區大樓不久後,是大數人不知道的田園綠地,樹梅坑溪野溪的樣貌也出現了。兩者差異之大,讓緊繃的心情逐漸放鬆下來。


快到妙覺寺的山坡路旁,有一株開滿花朵的植物,美不勝收。聽里長說,這是酪梨,原來酪梨花是這麼的美麗。從妙覺寺望出去可以俯瞰整個竹圍和遠眺淡水河,視野開闊一望無際。




妙覺寺後面長有幾株和樹梅坑溪息息相關的樹,它們就是樹梅樹。原生種的樹梅在樹梅坑溪流域已經不常見了,有許多人開始提出復育的念頭,讓樹梅回到竹圍這個地方,抑或是應該思考讓樹梅坑溪回到原始的面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